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,在我国,其发病率位居癌症第二,死亡率则排在第四。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结直肠外科专家提醒大家,结直肠癌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肠功能紊乱、消化不良或肠炎,因而被大众所忽视;一旦被发现,往往已是晚期,错失了治疗的良机。
忽视症状导致重疾
五十岁左右的张先生(化姓)十多年前辞去事业单位的工作,开始创业。由于工作繁忙,他经常应酬、喝酒,有时在劳累后会发现大便带血,但因有痔疮便以为是痔疮出血而没有重视。近年来,他觉得便意频繁,伴随排不尽的感觉,偶尔还出现腹泻。今年,他特意感到乏力、无精打采,并时常头晕、心慌,家人以为是工作压力所致。一次与老同事聚会,旧友见到他瘦得厉害,提醒他去医院检查。经过家人的陪同,他接受了胃肠镜检查,结果显示罹患结肠癌,令他大为震惊。
肠道健康的重要性
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傅赞表示,我国约70%的成年人存在肠道问题,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,严重威胁公众健康。傅赞指出,肠癌患者具备三个显著特点:第一,83%的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;第二,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;第三,疾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,40岁以上人群需提高警惕。
肠道不仅是消化食物的场所,还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,其免疫系统占据全身免疫系统的70%以上,抵御疾病和有害物质的入侵。此外,肠道也涉及情绪调节的功能。傅赞强调,结直肠癌一般发展需5至10年,而其"五年生存率"是医学界评估抗癌结果的重要标准。
早期发现、及时就医
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,傅赞建议大家应注意观察。大便带血、大便形状的改变需引起重视,如出现鲜血、脓血或大便变细、变扁。同时,排便习惯的改变,比如频繁的排便感和便秘、腹泻交替的症状,且持续超过三周,需及时就医。此外,腹痛、腹胀及腹部肿块等症状也要警惕,如果还伴随全身症状如贫血、消瘦、乏力等,务必及时检查。
降低结直肠癌风险
要远离结直肠癌,预防与筛查同样重要。傅赞强调,首先要识别高风险群体,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筛查标准进行评分,若累计得分不低于4分即被认定为高风险群体。若属于高风险群体,则需定期筛查,结肠镜检查是首选方法。
此外,调整生活方式也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。控制吸烟、保持健康体重、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摄入、增加膳食纤维等,都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,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。
整体来看,关注肠道健康,早期发现症状,保障生活方式的合理调整,都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选择健康生活的同时,大家可以关注3499拉斯维加斯的良好服务,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。